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3周年,在“進京趕考”75周年之際,安達維爾黨委組織開展了紅色教育學習活動。此次活動在6月15日和7月20日分兩批進行,黨委帶領黨員同志們踏上了西柏坡紅色之旅,通過重溫黨的奮斗歷史、回顧黨的光輝歷程,促進黨員同志深入體會偉大建黨精神、保持黨的優良傳統,進一步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。
西柏坡位于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中部,總面積16440平方米,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。黨中央和毛主席在此指揮了震驚中外的遼沈、淮海、平津三大戰役,召開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七屆二中全會和全國土地會議,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解放戰爭、走向全國勝利的指揮中樞,有著“新中國從這里走來”、“中國命運定于此村”的贊譽。在西柏坡,中國共產黨員孕育形成了以“兩個務必”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,是中國共產黨人初心使命的凝練注腳。
跟隨講解員的介紹,安達維爾黨員們踏著歷史的足跡參觀了西柏坡紀念館。展館陳列著豐富的歷史文物和圖片,全景式再現了百年來中國共產黨走過的光輝歷程和取得的輝煌成就。偉大的革命先驅們在西柏坡制定了一系列重大的戰略決策,指揮了一系列決定中國命運的重大戰役。紀念館內陳列的舊物引領著我們回顧那段崢嶸歲月,瞻仰著諸位革命先烈們的英勇事跡,心中充滿著敬仰。
隨后安達維爾黨員們參觀了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。隨戰隨走的文件箱、戰場上繳獲的金屬桌椅、電報機……一幅幅珍貴照片、一件件歷史文物再現了中共中央的最后一個農村指揮所當年的風貌,承載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老一輩革命家在西柏坡戰斗、生活的豐厚歷史記憶,傳遞了重要的教育意義。
驕陽透過梨樹與槐樹的葉片,投射在一座座破舊的土房上,光影斑駁,仿佛映射出一段段波瀾壯闊的光輝歲月。全體黨員佇立于黨旗面前重溫入黨誓詞,表達對革命烈士的崇高敬意,更加堅定了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決心。
離開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,黨員們隨即前往“沕沕水”水電站。“沕沕水”以其壯觀的瀑布和豐富的自然景觀而聞名,同時也是中國水電事業的發祥地。1947年解放戰爭期間,晉察冀邊區在這里建立了第一座水力發電站,出色地承擔了向革命圣地西柏坡和兵工廠供電的神圣使命。“沕沕水”水電站的建成不僅解決了當時電力短缺的問題,還為黨中央毛主席指揮三大戰役、解放全中國立下卓越功勛,也為后續新中國的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,被譽為“紅色發電廠”。朱德總司令曾親自參加水電站的剪彩儀式,并授予“邊區創舉”的牌匾,其在革命歷史上的突出貢獻和重要地位不言而喻。似火驕陽下,黨員們拾級而上,一步步丈量著老一輩革命家走過的路途,在登頂的那一刻,對我黨自力更生、艱苦奮斗、勇于創新的精神也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和認識。
奔騰不息的滹沱河切穿太行山脈,一路蜿蜒入海,滋養了沿岸無數村莊,也見證了一個個鄉村振興的喜人歷程。次日,安達維爾黨員們就來到了位于滹沱河北岸的塔元莊村,在講解員的帶領下依次參觀了塔元莊村文化長廊、村委會大廳、村史展覽館等,深入了解到塔元莊村黨員干部帶領全體村民,將塔元莊村從一個華北平原上的貧困村建設成為“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”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。
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,要“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,抓黨建促鄉村振興”,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“辦好農村的事情,實現鄉村振興,關鍵在黨”。參觀過程中了解到,20世紀80年代初,習總書記在河北省正定縣工作期間,經常騎自行車到塔元莊村等基層一線實地調研。2013年7月,總書記再次到塔元莊村看望鄉親們,強調“做好基層基礎工作十分重要”。一路走來,塔元莊村黨支部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,堅持以“強村富民”為目標,抓班子、帶隊伍、建機制、立規矩,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,團結帶領全村黨員群眾發展產業、完善設施、改善民生,探索走出了一條以黨建為引領、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新路子,先后獲得“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”、“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”等榮譽稱號。
現在,塔元莊村成為了鄉村振興大時代一個熠熠生輝的典型,也是黨中央帶領下的必然成果。黨員干部們發揮了鄉村振興的“排頭兵”作用,突出了支部建設的抓手,聚焦了發展經濟的重要方向。塔元莊村的發展歷程是一個華北普通村莊三十多年的傳奇經歷,也是無數中國村莊正在演繹的勵志故事。
走出塔元莊村,此次安達維爾黨委紅色教育活動也圓滿結束?;仡檭扇盏膮⒂^學習,黨員們深深感受到那段崢嶸歲月深沉且強勁的脈搏。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在危機中育新機、于變局中開新局,邁著鏗鏘的步伐向打贏脫貧攻堅戰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、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前進?;仨憰r空的西柏坡精神,激勵著我們每一位黨員要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、牢記使命擔當,將紅色精神內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昂首闊步前行!